八水绕长安

长安八水是指绕古都西安而过的八条河流,历史上的“八水”拥城泽地,在西安附近构筑成天然密集的水网系统,不仅使隋唐时期的长安成为一个用水富足的城市,还给它带来了“陆海”(指湖泊和池沼很多)的美称。但是此后无限制的森林砍伐,造成了秦岭山脉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西安城区严重缺水的尴尬局面,加上近代工业污染,作为黄河一级支流的渭河和它的灞、浐、泾、沣、滈、涝、潏七条支流,生态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扰。2007年夏天,由陕西水务部门和民间环保人士组成的考察团,开始沿着“八水”流域,进行了为期60天的徒步考察。昔日“八水绕长安”的盛景,在他们的视野里充满了美丽及忧伤。
流入黄河的渭河,看起来像一条金黄的带子,在秦川大地恣意挥洒,写意从容。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现代工业污染带来的伤害,已经深入这条河流的肌体,那些曾经带着土腥味的纯净,正逐渐被不断恶化的水流取代。摄影/李志萍

上篇:八水主流的生态压力

“八水之一”的渭河,是西安地区最大的一条过境河流,也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入陕后东西贯穿关中平原,最后在潼关流入黄河,全长818公里。

渭河源头的生态印迹

渭河是一条含沙量较高的河流,呈羽状分布,汇集着关中平原上大大小小的河流。渭水两岸极不对称,其中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山脉,由于秦岭的抬升作用和骊山隆起的影响,地形上是东南高,而北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