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下 橘子洲头

湖湘精英崛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从一个普通内陆省份,一变而为“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到底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孕育出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这样一批叱咤风云的巨人?
橘子洲犹如湘江中一艘永不沉没的航船,搏击风浪,傲立潮头,承载着湖湘文化的千年往事。图片为拍摄于塑像建成之前的橘子洲头景象,今天的橘子洲头已多了一个鲜明的符号。摄影/龚智强

橘子洲头的雕像

隆冬时节,我终于在橘子洲头看到了那尊巨大的雕像。纷乱的头发带点写意的味道,但眉脊、双眼皮、鼻梁、唇角和脸颊刻画精细。雕像高达32米,由8000多块灰白色石头拼接起来,隐约可见接缝。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尊雕像。

橘子洲是湘江河心一条狭长的沙洲,全长约5公里,宽约百余米,洲上林木葱茏,停泊于长沙城外。1925年,因为在老家韶山组织农会被通缉,32岁的取道长沙前往广州。在省城小驻时,重游橘子洲,他回想起少年时与新民学会的同志畅游湘江和聚会沙洲的情景,忍不住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