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由中国和瑞典等国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对西北进行了长达8年的考察,成果丰硕。这位叼着烟斗的男士就是团员之一——瑞典年轻的考古学家贝格曼(F. Bergman)。1930年,他和考察组在额济纳河流域弱水西侧发掘到万余枚简牍,即通称的“居延汉简”,从而揭开了埋藏在汉代烽燧里的秘密。而后他又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著名的“小河墓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之行,使他成绩卓著。
1927年5月9日,一趟开往包头的专列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出发。徐炳昶、袁复礼、黄文弼、丁道衡等中国学者与瑞典大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开始了长达8年的旅程。这支考察队的初衷是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开辟经新疆通往内地的航线搜集气象资料,因此斯文·赫定给西北科学考查团选定的路线是:由北京西直门乘火车到达京绥线的终点包头,然后组织庞大的驼队,沿着一条古老的商道——居延古道一直向西而行。
从汉始直至唐代,中原与西域的交通主干线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即从长安出发经兰州进入河西走廊,经敦煌出玉门关通往西域诸国。其实,还有一条今天已鲜为人知的商道,那就是居延古道。这是一条沿阴山南北两侧一直向西,穿过茫茫戈壁大漠,经居延绿洲趋向天山南北麓的通道。